1、在感兴趣的领域中获得实践经验
曾在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读书的一名学生荣本(Rong Ben)尤为热爱时尚美学,现在他专注于研究如何结合科学技术,来使时尚界的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在他大三的时候,这位学生就与一位专研可穿戴技术的教授学习。在他们的默契合作之下,他们设计出来一款可以提供患者生命数据的手套。此外,在其他科学研究项目中,荣本还设计除了一款在地震时使用的抢险大衣。这些科研经历促使荣本对自己的喜好的方向越来越清晰,并且也给他积攒了不少的经验。
2、对研究生申请有帮助
芝加哥大学计算机系的教授表示自己非常喜欢收到的学生的申请资料里面提及自己的科研经历,而不是一些其他的大众化的东西。教授表示,因为这类学生他们一般会对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有了清晰的研究,并且对自己想要解决的问题有过想法,也许这些想法可能一时间无法实现或者还不成熟,但是问题不大。教授他们想要的就是这种对研究有热情又有思想的学生。
而在国内,绝大部分学校的保研机制里面都有一条是关于科研经历的。也就是说,如果你想在大学中获得保研的资格,拥有一定的科研经历这个是必要的,即使你有再高的绩点。
就这些招生官的角度来讲,他们更愿意看到大学生能在申请材料中体现自己已经可以从上课到实际研究中来,因为这一个坎是研一的学生最大的障碍。而本科生一定的科研经历其实就相当于在告诉招生官,自己已经具备从课程到现实中的能力了。
3、对就业有帮助
马里兰大学前本科生研究理事会主席兼化学教授Michael Doyle表示,拥有扎实的研究经验可以弥补招聘信息上面要求的多年工作经验(甚至有些公司愿意为此放宽要求)。在临床医学中,职位的申请里面包含有研究经验,而这一部分是医生通常情况下就要在本科阶段应该有的。
在完成一项科学项目之后,还代表着同学们掌握了一整套的使用技能或技能的提升,将这整个流程写在简历上,用实践成果来说明自己,更能说服面试的公司。科涅提卡大学的朱莉为了完成自己的学位论文,她需要分析学校周边的四十九家餐厅如何通过菜单的设计来提高菜肴的销量。在这个项目中,她自学了计算机编程,也学会了用该行业应该有的话术去跟餐厅的管理层交流。通过这项研究,朱莉也锻炼到了很多个人的能力,如沟通、批判性思维等等,此外,朱莉也可以将在这项研究中的所做所获写在简历上,向HR有力地展现自己。
此外,通过做科研项目,学生还可以找到一个可靠的导师。在未来,同学们的导师可以帮忙提供推荐信,学生可以通过他们获得很多的资源,这些资源有些还比较稀有呢。通过长期跟着导师,导师也会对自己了解颇深,这个也可以在未来找工作的时候给予自己意见。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在大学生活里面,学生大多只能从课本上学知识,科研能将这些纸面上的知识变成实践经验,对自己各方各面的帮助都非常的大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