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立做科研的思维和逻辑
经过严谨设计且符合高中生难度的科研项目,能够培养学生的学术思维能力,真正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和规律。而且在项目结束后,学生也能够将这种探究式的学习能力运用在未来其他的学科或者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去面对更多复杂的挑战,更有信心去用知识和创造力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科学思维的养成。
2、明确未来学业生涯规划
很多高中生在选择大学专业时,其实对专业本身的研究内容知之甚少,导致很多时候“凭感觉”选专业。认为生物实验很有趣,便选择了生物;以为心理学能猜测人心,便选择了心理学;喜欢打游戏,便选择了计算机……然而一旦开启了四年的专业学习和研究,就会发现,自己的想象被完全颠覆了,而彼时再后悔,为时已晚。因此,在中学阶段,通过一段完整的科研经历,提前了解未来专业的研究内容,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清晰未来的学业生涯规划。
3、积累学术技能
通过科研项目,学生还可以提前掌握必备的专业技能,建立学术自信,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如社科类专业通常需要掌握设计问卷、SPSS统计工具;理工类专业通常需要掌握Matlab编程、CAD制图等软件;计算机类专业通常需要掌握Python编程……这些专业技能都可以在科研过程中得到充分的训练。此外,很多学生由于在高中阶段缺乏科研经历,在本科四年的学习中,面对课程论文一片茫然无措,有的甚至导致毕业困难。而科研项目将着重训练学生的学术写作能力,让学生尽早建立起做科研、写论文的概念,在将来面临类似挑战时能够从容应对,为大学打下良好的学术基础。
4、科研经历+推荐信+论文,助力升学申请
其实,以上所有的经历和收获,我们都可以完整呈现在升学申请中。因为一段扎实的学术科研经历,处处都是丰富生动、细节饱满的文书素材。尤其是在面试中,因为有了真实的科研经历,而且是经过了严格的科研训练,学生才能够自信地展现出这种学术素养。此外,科研项目结束后,教授的推荐信和学生撰写的科研论文将成为学术能力的“最佳背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