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个摩洛哥人即使饿肚子,也要用积蓄买电视机?
为什么贫困地区的儿童即使坐在课堂,也很难学习?
为什么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最贫穷的人,要花十分之一的的粮食预算来买糖?
201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Abhijit Vinayak Banerjee和Esther Duflo致力于研究贫穷的本质。
Abhijit Vinayak Banerjee是MIT福特基金会国际经济学教授。他与哈佛大学的 Esther Duflo一起,于 2003 年创立了“贫穷”研究室。Esther Duflo 是麻省理工学院和发展经济学教授。她获得了无数荣誉和奖项,包括2010年约翰·贝茨·克拉克(John Bates Clark)40岁以下最佳美国经济学家奖章,被《经济学人》杂志评为最佳八位年轻经济学家之一,自该榜单以来,她是《外交政策》杂志评选的100位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也是2010年被《财富》杂志评为"四十位四十岁以下"最具影响力的商界领袖之一。
他们的研究重点是世界上最穷的人。在大多数穷人居住的五十个国家中,平均贫困线为每人每天16印度卢比。生活费低于这个水平的人被本国政府认为是穷人。按照目前的汇率,16卢比相当于36美分。但由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价格较低,如果穷人真的以美国的价格购买所需物品,他们将需要花更多的钱——99美分。
要想象穷人的生活,你必须想象每天必须以99美分的价格住在迈阿密或莫德斯托,以满足几乎所有的日常需求(不包括住房)。在印度,这些钱只能买到3磅不到的劣质大米。一个人能靠它生活吗?然而,在2005年,全世界有8.65亿人(占世界人口的13%)这样活着。
两位专注科研的经济学家,耗时数十年,为了搞明白一件事:到底怎么做才能帮到穷人?
通过长年累月的实地考察,他们的项目积累了数百项随机对照试验。这些数据的展示了关于贫困的一些最令人惊讶的方面:为什么穷人需要借钱来储蓄,为什么他们错过了免费的救生免疫接种但支付了他们不需要的药物,为什么他们开了很多企业但没有持续经赢任何一家企业,以及许多其他令人困惑的事实。
他们获得诺奖的著作《贫穷经济学》一书认为,由于对贫困的理解不足,多年来,许多反贫困政策都失败了。穷病是可以对症下药的,但这需要深入学习穷人的思维逻辑。
例如,我们以为穷人应该把钱存起来积累储蓄,但是这意味着让他们放弃花钱可以得到的短期物质安慰(抽烟、美食、电视机、手机等等)。穷人更容易过上“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日子,因为他们只能抓住短暂的快乐。
例如,贫困家庭通常只把全部教育预算都花在一个孩子身上,而让其他孩子不去上学。许多家长认为供孩子读书就像买彩票,成绩好就能赚大钱,成绩不好就会赔本,并不认为受教育是对个人成长的支持。
例如,贫穷地区学校的缺勤率很高,并不是因为学生不想上学,而是一旦学生感染寄生虫,就无法来学校。而除虫的花费并不高,所以100美元可以带来平均28.6年的教育年限增加(这个年限增加可能是许多个孩子,例如100个孩子没人增加0.286年教育年限)。
由此可见,光是投入大量资金来解决物质缺乏,但是不改变穷人的思维方式,就无法改变现状。目前与穷人的这些观点相对应的政策立场也往往宏大而抽象:"为穷人提供自由市场","使人权具有实质性","首先处理冲突","向最贫穷者提供更多资金","外国援助"等等。
诺奖得主Banerjee和Duflo则是从最细微处入手:深入到贫穷地区,认真地观察在地人的真实想法或想要或做什么。在他们获得诺贝尔奖之后,许多经济学家对这种反传统的科研方式充满质疑。然而,有更多人支持他们抛开空谈和闭门造车的勇气:这些眼见为实的观察,正是“对症下药”的第一步。如果你想学习这个充满洞见的经济学领域,请关注尤里卡的2022相关课题,在排名顶尖大学的教授指导下,深入学习这个意义非凡的领域!
|